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01 12:07:39   

校标_副本4.png

闽南师范大学

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漳州新思路市场调查服务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与实施

一、   调查目的

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掌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工作、学校就业服务等方面的评价与反馈,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服务水平,闽南师范大学委托漳州新思路市场调查服务有限公司对2023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是:

1.了解2023届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

2.了解2023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

3.了解2023届毕业生对母校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评价与反馈;

4.了解用人单位对2023届毕业生的评价与建议;

5.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工作和就业服务的评价与建议。

二、   调查方案

(一)调查对象

(1)  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全体毕业生;

(2)  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的部分就业单位。

(二)调研方法

闽南师范大学委托漳州新思路市场调查服务有限公司,利用网络平台,在202312月间对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在网络上进行问卷调查。

(三)数据收集方法

调查数据通过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在网络平台上填答电子问卷的方式收集。漳州新思路市场调查服务有限公司在网络平台上设计了在线调研系统,通过闽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向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发送在线答题链接,邀请毕业生填答《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通过闽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邀请用人单位填答《闽南师范大学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三、   调查样本情况

调查从2023124日开始,持续到20231215日,历时11天,共收到《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3349份,其中有效问卷3321[1],有效率为99.16%;收到《闽南师范大学用人单位问卷调查》560份,其中有效问卷560[2],有效率为100%。本调查报告的所有统计数据均由网络平台后端数据统计生成。表1-1、表1-2分别给出了按性别、学历层次、培养方式[3]、生源地、学院等进行划分的参与调查的毕业生各种有效样本分布。

1-1:按性别划分的毕业生有效样本分布

性别

合计

有效样本

898

2423

3321

比例(%

27.04

72.96

100.00

学历

本科

硕士

合计

有效样本

2900

421

3321

比例(%

87.32

12.68

100.00

培养方式

师范

非师范

合计

有效样本

1149

1751

2900

比例(%

39.62

60.38

100.00

生源地

城镇

农村

合计

有效样本

1339

1982

3321

比例(%

40.32

59.68

100.00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1-2:按学院划分的毕业生有效样本分布

学院

学历

合计

培养方式

合计

本科

硕士

师范

非师范

文学院

226

133

359

155

71

226

外国语学院

220

49

269

96

124

220

法学院

150

14

164

0

150

150

数学与统计学院

225

53

278

147

78

225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11

11

222

67

144

211

历史地理学院

117

2

119

117

0

117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176

38

214

68

108

176

教育与心理学院

189

27

216

189

0

189

体育学院

98

6

104

98

0

98

商学院

452

--

452

0

452

452

计算机学院

314

--

314

0

314

314

学院

学历

合计

培养方式

合计

本科

硕士

师范

非师范

艺术学院

160

31

191

95

65

160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82

12

194

60

122

182

马克思主义学院

57

26

83

57

0

57

新闻传播学院

123

4

127

0

123

123

粒计算重点实验室

--

1

1

--

--

--

菌物产业工程技术中心

--

3

3

--

--

--

闽南文化研究院

--

11

11

--

--

--

合计

2900

421

3321

1149

1751

2900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第二部分:就业去向

一、  当前就业状况[4]

毕业生当前就业状况分就业率、毕业去向等八个部分的内容。其中,就业率、毕业去向等前六部分内容的数据均来源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情况和考取教师资格证情况的数据则来自于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问卷调查。

(一) 就业率

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1231日,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3.94%。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52%,其中男生就业率为93.26%,女生就业率为93.63%。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7.21%,其中男生就业率为97.60%,女生就业率为97.13%。博士生就业率为60.00%。具体见表2-1

2-1:按学历-性别划分的毕业生就业率

 

合计

本科毕业人数

1439

3470

4909

本科毕业就业人数

1342

3249

4591

本科毕业就业率(%

93.26

93.63

93.52

硕士生毕业人数

125

557

682

硕士生就业人数

122

541

663

硕士生就业率(%

97.60

97.13

97.21

博士生毕业人数

2

3

5

博士生就业人数

1

2

3

博士生就业率(%

50.00

66.67

60.00

人数小计

1566

4030

5596

就业人数小计

1465

3792

5257

就业率小计(%

93.55

94.09

93.94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截至20231231

2-2显示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关于按照培养方式划分的本科生就业率数据,由表2-2可知,截至20231231,师范生就业率为93.22%,非师范类生就业率为92.88%

2-3给出了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各学院2023届学生的就业率,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学院的就业率总体较高,除闽南文化研究院外,其余学院的就业率在90%以上。

2-2:按培养方式划分的本科生就业率

培养方式

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非师范

2976

2774

93.21

师范

1933

1817

94.00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截至20231231

2-3:按学院划分的就业率       (单位:%

学院

就业率

学院

就业率

学院

就业率

文学院

94.66

教育与心理学院

93.11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91.73

外国语学院

93.22

体育学院

97.99

马克思主义学院

94.29

法学院

92.70

商学院

93.80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95.01

数学与统计学院

94.10

计算机学院

94.09

闽南文化研究院

80.00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93.14

艺术学院

94.26

菌物产业

工程技术中心

100.00

历史地理学院

94.38

新闻传播学院

94.77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截至20231231

(二) 毕业去向

2-4显示了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2023届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布。结果显示,毕业生主要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和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中,32.59%的本科生以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66.02%的硕士生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2-4:毕业去向分布             (单位:%

各毕业去向

本科生

各分部占比

硕士生

各分部占比

博士生

各分部占比

毕业生

各分部占比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27.79

62.02

0.00

31.93

签劳动合同就业

32.59

22.87

60.00

31.43

研究生

14.65

3.96

0.00

13.33

自由职业

9.70

2.20

0.00

8.77

其他录用证明就业

2.46

1.47

0.00

2.34

科研助理、管理助理

1.87

3.96

0.00

2.13

第二学士学位

1.02

0.00

0.00

0.89

三支一扶

0.71

0.29

0.00

0.66

自主创业

0.75

0.00

0.00

0.66

出国出境深造

0.67

0.00

0.00

0.59

其它地方基层

0.37

0.29

0.00

0.36

选调生

0.29

0.15

0.00

0.27

应征义务兵

0.33

0.00

0.00

0.29

西部计划

0.16

0.00

0.00

0.14

各毕业去向

本科生

各分部占比

硕士生

各分部占比

博士生

各分部占比

毕业生

各分部占比

地方特岗教师

0.12

0.00

0.00

0.11

乡村教师

0.02

0.00

0.00

0.02

乡村医生

0.02

0.00

0.00

0.02

求职中

5.21

2.64

0.00

4.90

暂未登记或上报

0.43

0.00

40.00

0.41

不就业拟升学

0.45

0.00

0.00

0.39

拟参加公招考试

0.31

0.00

0.00

0.27

拟出国出境

0.06

0.00

0.00

0.05

暂不就业

0.02

0.15

0.00

0.04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截至20231231

(三) 就业地域分布

2-5显示了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截至20231231日,56.40%的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就业学生留在了福建省内工作,其中,57.95%的本科生在福建省内就业,45.45%的硕士研究生留在福建省内就业。

2-5:就业地域分布            (单位:%

就业地区省份

本科生

各分部占比

硕士生

各分部占比

博士生

各分部占比

毕业生

各分部占比

安徽

0.43

1.17

0.00

0.52

北京

0.43

0.00

0.00

0.38

福建

57.95

45.45

20.00

56.40

甘肃

0.69

0.29

0.00

0.64

广东

2.30

13.49

0.00

3.66

广西

1.41

1.17

0.00

1.38

贵州

2.34

1.17

0.00

2.20

海南

0.08

0.44

20.00

0.14

河北

0.41

1.47

0.00

0.54

河南

1.20

2.35

0.00

1.34

黑龙

0.00

0.29

0.00

0.04

湖北

0.47

1.03

0.00

0.54%

湖南

0.94

1.03

0.00

0.95

吉林

0.02

0.00

0.00

0.02

江苏

0.63

4.69

0.00

1.13

江西

0.57

3.23

20.00

0.91

辽宁

0.10

0.29

0.00

0.13

内蒙

0.00

0.29

0.00

0.04

山东

0.37

4.55

0.00

0.88

就业地区省份

本科生

各分部占比

硕士生

各分部占比

博士生

各分部占比

毕业生

各分部占比

山西

0.65

1.32

0.00

0.73

陕西

0.26

1.17

0.00

0.38

上海

0.77

1.03

0.00

0.80

四川

1.22

2.79

0.00

1.41

天津

0.08

0.29

0.00

0.11

西藏

0.16

0.00

0.00

0.14

新疆

0.26

0.15

0.00

0.25

云南

1.16

0.59

0.00

1.09

浙江

1.69

2.93

0.00

1.84

重庆

0.24

0.59

0.00

0.29

空白

23.14

6.74

40.00

21.16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截至20231231

(四) 就业单位性质

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结果显示,截至20231231日,有24.11%的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到中初教育单位就业,其中本科生比例为20.59%,硕士生比例为49.56%24.25%的毕业生到其他企业就业,其中本科生比例为26.56%。具体见表2-6

2-6: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单位:%

就业单位性质

本科生

各分部占比

硕士生

各分部占比

博士生

各分部占比

毕业生

各分部占比

城镇社区

0.06

0.00

0.00

0.05

高等教育单位

0.67

12.17

60.00

2.13

国有企业

3.30

2.64

0.00

3.22

机关

3.16

3.81

0.00

3.23

科研设计单位

0.02

0.15

0.00

0.04

其他企业

26.56

7.77

0.00

24.25

其他事业单位

2.55

3.52

0.00

2.66

三资企业

0.39

1.32

0.00

0.50

医疗卫生单位

0.10

0.29

0.00

0.13

中初教育单位

20.59

49.56

0.00

24.11

其他

5.44

5.13

0.00

5.40

空白

37.16

13.64

40.00

34.29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截至20231231日。

细分来看,师范生在中初教育单位就业的比例达到了46.92%,非师范生则主要在其他企业就业,比例为38.58%。具体见表2-7

2-7:按培养方式划分的本科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单位:%

就业单位性质

非师范类

师范类

城镇社区

0.03

0.10

高等教育单位

0.87

0.36

国有企业

5.14

0.47

机关

3.49

2.64

科研设计单位

0.03

0.00

其他企业

38.58

8.07

其他事业单位

1.58

4.04

三资企业

0.54

0.16

医疗卫生单位

0.13

0.05

中初教育单位

3.49

46.92

其他

6.28

4.14

空白

39.82

33.06

合计

100.00

100.00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截至20231231日。

(五) 就业行业分布

来自毕业生就业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1211日,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中,有33.74%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本科生从事教育行业的毕业生比例为28.72%。硕士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为69.65%。具体见表2-8

2-8: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单位:%

就业单位行业

本科生

各分部占比

硕士生

各分部占比

博士生

各分部占比

毕业生

各分部占比

采矿业

0.12

0.15

0.00

0.1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04

0.15

0.00

0.93

房地产业

0.35

0.00

0.00

0.30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83

2.93

0.00

2.84

建筑业

1.08

0.29

0.00

0.9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49

0.15

0.00

0.45

教育

28.72

69.65

60.00

33.74

金融业

2.04

1.47

0.00

1.9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44

0.59

0.00

2.2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39

0.73

0.00

1.30

农、林、牧、渔业

0.59

0.00

0.00

0.52

批发和零售业

3.26

0.73

0.00

2.9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39

0.59

0.00

0.41

卫生和社会工作

0.57

1.91

0.00

0.7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50

1.32

0.00

3.23

就业单位行业

本科生

各分部占比

硕士生

各分部占比

博士生

各分部占比

毕业生

各分部占比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95

2.64

0.00

6.42

制造业

4.69

2.64

0.00

4.43

住宿和餐饮业

0.94

0.00

0.00

0.8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22

0.44

0.00

2.00

空白

36.40

13.64

40.00

33.63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截至20231231日。

(六) 就业职业分布

来自毕业生就业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1231日,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中,有33.08%的毕业生为教学人员,其次是其他人员,比例为12.24%。有28.34%的本科毕业生为教学人员。硕士毕业生为教学人员的比例为67.16%。具体见表2-9

2-9:就业职业分布           (单位:%

职位类型

本科生

各分部占比

研究生

各分部占比

博士生

各分部占比

毕业生

各分部占比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75

3.81

0.00

3.75

法律专业人员

0.20

0.15

0.00

0.20

工程技术人员

6.15

2.79

0.00

5.74

公务员

1.65

2.20

0.00

1.72

教学人员

28.34

67.16

40.00

33.08

金融业务人员

0.81

0.73

0.00

0.80

经济业务人员

2.30

0.44

0.00

2.07

科学研究人员

0.29

1.17

20.00

0.41

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

0.12

0.00

0.00

0.11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3.16

3.67

0.00

3.22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1.18

0.29

0.00

1.07

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0.08

0.00

0.00

0.07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0.04

0.00

0.00

0.04

文学艺术工作人员

0.47

0.29

0.00

0.45

新闻出版和文化工作人员

0.79

0.44

0.00

0.75

其他人员

13.51

3.23

0.00

12.24

空白

37.16

13.64

40.00

34.29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截至20231231

(七) 考取教师资格证情况

本报告调查了2023届毕业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情况,受访的3321名毕业生中,有2143人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占比64.53%。具体见图2-1

分学院来看,具有较多师范类专业的学院,本科毕业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比例较高,如教育与心理学院、历史地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见表2-10

2-1:考取教师资格证情况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2-10:各学院本科毕业生考取教师资格证比例     (单位:%

学院

比例

学院

比例

学院

比例

文学院

95.13

历史地理学院

96.58

计算机学院

32.17

外国语学院

79.55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56.82

艺术学院

72.50

法学院

36.00

教育与心理学院

97.35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0.55

数学与统计学院

82.22

体育学院

92.86

马克思主义学院

96.49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39.81

商学院

35.18

新闻传播学院

43.09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二、  升学情况

(一) 本科生考研情况

2-2:本科毕业生考研比例分布图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对所有2900名受访的本科生询问是否参加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后续简称考研),其中1262人选择“是”,占比43.52%。具体见2-2

(二) 毕业生升学率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1231日,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升学率为13.33%。其中,本科生升学率为14.65%;硕士毕业生升学率为3.96%。见表2-4

(三) 毕业生深造学校类型

自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577位升学读研的本科毕业生,其升学的学校类型以省内普通高校,比例为52.17%无论从性别还是培养方式看,均以考取省内普通高校居多。但非师范在考取大陆重点高校的比例方面则比师范类高出10个百分点,考取省外普通高校的比例也较师范类高7个百分点。具体见表2-11

2-11:毕业生深造学校类型比例分布   (单位:%

学校类型

性别

培养方式

合计

师范

非师范

大陆重点高校(211/985

22.98

23.80

16.23

27.08

23.57

省内普通高校

50.31

52.88

63.60

44.92

52.17

省外普通高校

26.71

22.84

20.18

27.38

23.92

港澳台高校

0.00

0.48

0.00

0.62

0.35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三、  出国(境)情况

(一) 毕业生出国(境)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截至20231231日,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中,出国(境)的毕业生占比0.59%。见表2-4

(二) 出国(境)目的

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图2-3),毕业生出国(境)的目的主要以留学为主,占比69.77%

2-3:毕业生出国(境)目的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四、  自主创业情况

(一) 自主创业情况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显示,截止20231231日,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0.66%,其中本科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0.75%。见表2-4

(二) 自主创业的动机

在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动机方面,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图2-4),在自主创业的2023届毕业生中,“获取更多财富”是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最主要的原因,比例为25.00%,其次是 “个人兴趣爱好”,比例为21.88%

2-4: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动机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五、  未就业或待就业情况

(一) 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和暂不就业比例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未就业包含不就业拟升学、拟参加公招考试、拟出国出境、暂未登记或上报和暂不就业。截至20231231日,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未就业比例为6.06%,其中本科生未就业比例为6.48%,硕士生未就业比例为2.79%。见表2-4

(二) 未就业的原因

本次调查询问了未就业学生选择未就业或待就业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超三分之二的未就业学生在准备各种考试,其中26.82%的未就业学生“准备考研/考博”,26.44%的学生表示“准备考公”,14.18%的学生“准备考教招”。具体见图2-5

2-5:未就业原因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三) 能接受未就业的时长

2-6:毕业生能接受未就业时长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对除“已被单位录用,等待报到”外的未就业学生,询问“您能接受多长时间未就业或待就业”,以及“您的家人能接受您多长时间未就业或待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的毕业生、超四成的毕业生家人能接受毕业生612个月的未就业,而且毕业生的家人比毕业生能接受更长时间的未就业或待就业。见图2-6和图2-7

 

2-7:毕业生家人能接受毕业生未就业时长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第三部分:职业发展[5]

一、  薪资水平[6]

3-1显示了2023届毕业生薪资水平的分布状况。从调查的数据看,2023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主要集中在4000-6000元区间;从性别来看,男性毕业生的薪资集中在5001-6000元,女性毕业生的薪资则主要集中于4001-5000元;从学历来看,本科毕业生的薪资以在6000元以内最多,研究生毕业生的薪资在7000元以上居多。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薪资分布差异不大。

3-1:毕业生薪资水平分布

薪资水平

性别

学历

合计

比例

%

培养方式[7]

合计

比例

%

本科

硕士

师范

非师范

4000元以下

92

306

367

31

398

18.54

149

218

367

20.19

4001-5000

95

355

393

57

450

20.96

172

221

393

21.62

5001-6000

118

330

397

51

448

20.87

172

225

397

21.84

6001-7000

92

211

260

43

303

14.44

97

163

260

14.30

7001-8000

79

159

183

55

238

11.09

81

102

183

10.07

8000元及以上

96

214

218

92

310

14.44

108

110

218

11.99

合计

572

1575

1818

329

2147

100.00

779

1039

1818

100.00

平均薪资(元)

5953

5630

5584

6442

5716

5738

5645

5538

5584

5585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3-2:各就业区域毕业生平均薪资     (单位:元)

就业区域

平均薪资

就业区域

平均薪资

就业区域

平均薪资

福州市

5865

莆田市

5414

上海市

7000

厦门市

6547

宁德市

5139

广东省

6310

泉州市

5930

三明市

5148

浙江省

6545

漳州市

5243

南平市

4669

江苏省

6500

龙岩市

5342

北京市

7409

其他地区

5302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从平均薪资[8]的角度看,此次调查的毕业生平均薪资为5716元。男性毕业生平均薪资5953元,高于女性的5630元。本科毕业生平均薪资5584元,其中师范类毕业生平均薪资5645元,非师范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538元。硕士毕业生平均薪资6442元。

3-2给出了各就业区域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从全国范围看,北京、上海的平均薪资水平较高,均超过7000元。在福建省内,厦门市的平均薪资水平最高,为6547元,但其余地市的平均薪资相对较低。

3-3给出了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和六个主要就业行业的平均薪资[9],从主要就业单位类型来看,外企和部队的平均薪资较高,教培机构的平均薪资较低。从主要就业行业看,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平均薪资较高,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平均薪资较低。

3-3:单位类型和主要就业行业平均薪资     (单位:元)

就业单位类型

平均薪资

主要就业行业

平均薪资

国企

5833

教育

5827

私企(不含教培机构)

564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353

外企

6875

制造业

5911

政府机关

539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317

事业单位(不含中小学、高等院校等)

5333

金融业

5714

中小学

5912

批发和零售业

5717

高等院校

5925

 

 

教培机构

5030

 

 

部队

6750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二、  就业单位规模

3-1:就业单位企业规模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202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企业规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4.62%的就业单位企业规模在50-300人之间,就业单位企业规模在50人以下和1000人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6.91%15.18%。见图3-1

三、  专业相关性

2023届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专业相关性进行调查,结果(图3-2)显示: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其从事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相关,分别占比49.93%35.07%

3-2:专业相关性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四、  就业质量

3-4:就业质量

题目\分值

平均分

当前的薪酬

3.32

工作强度

3.73

工作内容

3.68

工作氛围

3.88

社会保障和福利

3.70

职业发展前景

3.57

职业期待符合度

3.58

岗位与兴趣匹配度

3.65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本报告从当前的薪酬、工作的强度、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氛围、社会保障和福利、职业发展前景、职业期待符合度、岗位与兴趣匹配度等八个方面考察2023届毕业生的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越满意、越符合或越匹配,从而就业质量越高。如表3-4所示:总体来看,就业质量八个方面的平均分值在3.3分至3.9分之间,就业质量一般。其中分值最高的是工作氛围,平均分为3.88分。分值最低的是当前的薪酬,平均分为3.32分。

 

 


第四部分:人才培养反馈

一、  母校整体满意度评价

本报告调查了2023届毕业生对母校整体的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23届毕业生中,对母校整体满意度(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为97.41%其中选择“非常满意”的比例为26.02%,选择“满意”的比例为43.33%,选择“比较满意”的比例为28.06%。毕业生对母校整体满意程度较高。从学院看,体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满意度最高,均为100%。艺术学院的满意度最低,为94.37%。具体见图4-1和表4-1

4-1:母校整体满意度比例分布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4-1:按学院划分的本科毕业生母校整体满意度     (单位:%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文学院

96.46

历史地理学院

97.44

计算机学院

99.36

外国语学院

95.91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98.30

艺术学院

94.37

法学院

95.33

教育与心理学院

97.88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98.35

数学与统计学院

98.22

体育学院

100.00

马克思主义学院

100.00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98.10

商学院

97.12

新闻传播学院

95.12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二、  教学满意度评价

(一) 课程体系满意度

4-2和表4-2显示了2023届毕业生对母校就读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满意度情况。图4-2显示,毕业生对课程体系整体满意度(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为95.66%其中选择“非常满意”的23.52%,选择“满意”的比例为32.25%,选择“比较满意”的比例为39.90%。从学院层面看,体育学院、历史地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毕业生对课程体系的满意度均超过98%,艺术学院本科毕业生的满意度则不足90%

4-2:课程体系总体满意度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4-2:各学院本科毕业生的课程体系满意度       (单位:%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文学院

97.79

历史地理学院

98.29

计算机学院

93.63

外国语学院

93.18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94.89

艺术学院

88.75

法学院

96.00

教育与心理学院

95.77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96.15

数学与统计学院

97.33

体育学院

98.98

马克思主义学院

98.25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96.68

商学院

96.68

新闻传播学院

95.12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二) 任课教师满意度评价

4-3:任课教师总体满意度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4-3显示了2023届毕业生对任课教师的总体满意度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毕业生都对自己的任课教师给予了比较满意及以上的评价,比例达到了97.47%分学院看,历史地理学院本科毕业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为100%,而艺术学院则不足94%。见表4-3

4-3:各学院本科毕业生的任课教师满意度       (单位:%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文学院

96.90

历史地理学院

100.00

计算机学院

96.50

外国语学院

98.18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96.59

艺术学院

93.75

法学院

97.33

教育与心理学院

98.41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98.35

数学与统计学院

98.67

体育学院

98.98

马克思主义学院

98.25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98.58

商学院

97.35

新闻传播学院

97.56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三) 教学环境评价

本报告调查了2023届毕业生对母校教学环境的总体满意度,结果见图4-4和表4-4。从图4-4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毕业生对教学环境总体比较满意(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为92.65%分学院看,体育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文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对教学环境满意度较高,均超过96%,艺术学院的满意度则不足80%

4-4:教学环境总体满意度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4-4:按学院划分的教学环境满意度         (单位:%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文学院

96.02

历史地理学院

89.74

计算机学院

94.59

外国语学院

85.45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93.18

艺术学院

78.75

法学院

88.67

教育与心理学院

91.53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97.25

数学与统计学院

96.89

体育学院

97.96

马克思主义学院

94.74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95.73

商学院

92.92

新闻传播学院

88.62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四) 教学工作[10]评价

4-5显示了2023届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教学工作持比较满意及以上评价的毕业生比例为97.17%分学院看,历史地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均超过99%,而艺术学院的满意度则仅为93.12%。见表4-5

4-5:教学工作满意度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4-5:各学院本科毕业生的教学工作满意度       (单位:%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文学院

97.79

历史地理学院

100.00

计算机学院

96.50

外国语学院

95.00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96.59

艺术学院

93.12

法学院

95.33

教育与心理学院

97.88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98.35

数学与统计学院

99.56

体育学院

98.98

马克思主义学院

96.49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98.58

商学院

97.57

新闻传播学院

96.75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五) 实习实践评价

4-6显示了2023届毕业生对实习安排的满意度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对实习安排持比较满意及以上评价的毕业生比例为94.16%分学院看,历史地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毕业生对实习实践的满意度均超过98%,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则在该指标上均不足90%。见表4-6

4-6:实习实践满意度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4-6:各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实习实践满意度       (单位:%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学院

满意度

文学院

95.58

历史地理学院

99.15

计算机学院

93.95

外国语学院

88.18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94.32

艺术学院

89.37

法学院

90.67

教育与心理学院

95.24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96.15

数学与统计学院

98.67

体育学院

97.96

马克思主义学院

98.25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93.36

商学院

93.14

新闻传播学院

89.43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三、  参加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情况

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省属重点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人才的重任。调查结果显示(图4-7),受访的1149名师范类毕业生中,有578人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简称教招考试,下同),占比50.30%。其中,有475人参加福建省内的教招考试,占比82.18%。具体见图4-8

4-7:是否参加教招考试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4-8:参加省内省外教招考试比例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4-9:是否通过教招笔试和面试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4-10:是否通过教招获得当前工作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475名参加了福建省教招考试的毕业生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有243人通过了笔试和面试,占比51.16%。其中,有202人现在从事的工作正是通过福建省教招考试得到的,占比83.13%。具体见图4-9和图4-10

四、  就业服务满意度

4-11的统计结果显示,18.61%的毕业生对就业服务“非常满意”,持“满意”态度的毕业生比例为28.36%,持“比较满意”态度的毕业生比例为48.57%。因此,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总满意度(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为95.54%

4-11:就业服务总体满意度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五、  创新创业满意度

为为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服务,本报告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政策三个方面调查了2023届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服务的评价。

4-12: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在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方面,图4-12的结果表明94.70%的毕业生表示满意(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其中18.43%的毕业生选择了“非常满意”,选择“满意”的毕业生占比27.31%,有48.96%的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满意”。

在创新创业实践满意度方面,94.49%的毕业生感到满意(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其中18.31%的毕业生对创新创意实践感到“非常满意”,选择“满意”的毕业生占比27.22%,有48.96%的毕业生选择了“比较满意”。见图4-13

4-13:创新创业实践满意度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在创新创业政策满意度方面,94.97%的毕业生感到满意(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其中18.37%的毕业生选择了“非常满意”,27.49%的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政策感到“满意”,有49.11%的毕业生选择了“比较满意”。见图4-14

4-14:创新创业政策满意度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第五部分:用人单位评价

一、   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一) 用人单位类型

用用人单位的类型分布见图5-1。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受访的2023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类型以中小学和私企居多,比例分别为46.61%26.79%

5-1:用人单位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二) 用人单位行业分布

用人单位的行业分布见图5-2。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次调查受访的用人单位多数属于教育行业,占比62.14%

5-2:用人单位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三) 用人单位从业人员数

用用人单位从业人员数及其所占比例情况见图5-3。从图中可知,用人单位从业人员数在50人以下占比14.82%,为83家;50-300人的占比43.21%,有242家;301-500人的有100家,占比17.86%501-1000人的有49家,占8.75%1000人以上的有86家,占15.36%

5-3:用人单位从业人员数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二、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一) 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评价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方面,图5-4的调查结果显示,我校2023届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获得用人单位的总体满意度(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评价高。其中,41.96%用人单位表示对毕业生非常满意(235家),44.46%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249家),对毕业生比较满意的用人单位比例为12.68%71家)。

5-4: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二) 对我校毕业生整体表现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约四成成用人单位认为,同其聘用的其他院校毕业生相比,我校毕业生整体表现高于平均水平,50%的用人单位则认为我校毕业生整体表现处于平均水平。整体来看,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整体表现较为认可。具体见图5-5

5-5: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整体表现评价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三) 对我校毕业生岗位适应性评价

对于我校毕业生适应岗位的时间,调查结果显示,17.14%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适应岗位时间短于平均水平,65.18%的用人单位则认为处于平均水平。有17.68%的用人单位选择了“长于平均水平”。由此显示,我校毕业生适应岗位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结果详见图5-6

5-6: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适应情况的评价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四) 能力、素质与知识评价

1.能力需求度与满意度评价

能力的需求程度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需求程度,从低到高分为五个评分等级,用1分至5分表示。能力的满意度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5-1显示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含很满意和满意)。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各项能力的需求程度差异不大,以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程度最高,这可能是因为多数受访用人单位为中小学。在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满意度方面也差异不大,以沟通交流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最为满意,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则有待进一步提高。

5-1:能力需求度与满意度评价

能力

需求程度

满意度

团队合作能力

4.26

88.75

解决问题能力

4.24

89.11

终身学习能力

4.24

89.29

沟通与交流能力

4.27

89.64

压力承受能力

4.23

88.75

时间管理能力

4.24

88.75

组织管理能力

4.17

87.85

动手操作能力

4.16

88.93

信息技术/电脑技能

4.10

88.39

批判性思维

4.12

86.78

创新能力

4.11

87.32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2.个人素质需求度与满意度评价

素质的需求程度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素质的需求程度,从低到高分为5个等级,用1分至5分表示。素质的满意度指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各项素质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5-2:素质需求度与满意度评价

素质

需求程度

满意度

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

4.33

89.65

社会责任感

4.29

89.82

主动性和进取心

4.31

88.92

政治素养

4.27

89.64

创新意识

4.17

87.68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5-2显示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素质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含很满意和满意)。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需求程度最高,主动性和进取心次之。在对毕业生各项素质的满意度方面,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政治素养的满意度最高,创新意识则略有不足。

3.知识需求度与满意度评价

知识的需求程度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知识的需求程度,从低到高分为5个等级,用1分至5分表示。这是的满意度指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各项知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5-3显示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知识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含很满意和满意)。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专业基础知识的需求程度最高,对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也是最为满意。

5-3:知识需求度与满意度评价

知识

需求程度

满意度

专业基础知识

4.25

88.75

专业前沿知识

4.16

86.61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4.15

87.50

跨学科专业知识

4.07

86.25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三、   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

5-7: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评价

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工作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五个维度进行了高度评价。其中,招聘信息的收集发布的满意率(含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为98.39%;校园线上/线下招聘会的组织的满意率为98.57%;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满意率为98.57%;学校对毕业生推荐工作的满意率为98.39%;就业工作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满意率为98.57%。具体结果详见图5-7,调查结果显示了我校对就业市场开发和组织的有效性。

 


第六部分:主要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   调查的主要结论

(一) 就业状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3.94%。师范生就业率94.00%,非师范生就业率为93.21%。各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较高,绝大多数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数据显示,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主要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和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56.40%的毕业生留在了福建省内工作。其中,57.95%的本科生在福建省内就业,45.45%的硕士生留在福建省内就业。

24.11%的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到中初教育单位就业,其中本科生比例为20.59%,硕士生比例为49.56%。有33.74%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本科生从事教育行业的毕业生比例为28.72%。硕士生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为69.65%。有33.08%的毕业生为教学人员。其中28.34%的本科生为教学人员,硕士生为教学人员的比例为67.16%

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64.53%的毕业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

(二) 升学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1231日,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升学率为13.33%。其中,本科生升学率为14.65%;硕士生升学率为3.96%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262个本科毕业生参加考研,占受访者的43.52%。升学读研的本科毕业生,其升学的学校类型以省内普通高校,比例为52.17%

(三) 出国(境)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截至20231231日,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中,出国(境)的毕业生占比0.59%。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毕业生出国(境)的目的主要以留学为主。

(四) 自主创业情况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显示,截止20231231日,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0.66%,其中本科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0.75%。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获取更多财富”是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最主要的原因。

(五) 未就业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未就业包含不就业拟升学、拟参加公招考试、拟出国出境、暂未登记或上班和暂不就业。截至20231231日,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未就业比例为6.06%,其中本科生未就业比例为6.48%,研究生未就业比例为2.79%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三分之二的未就业学生在准备各种考试,其中26.82%的未就业学生“准备考研/考博”,26.44%的学生表示“准备考公”,14.18%的学生“准备考教招”。多数毕业生及其家人能接受毕业生6-12个月的未就业。

(六) 薪资水平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023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主要集中在4000-6000元区间,平均薪资为5716元。北京、上海的平均薪资水平较高,均超过7000元。在福建省内,厦门市的平均薪资水平最高,为6547元。从主要就业单位类型来看,外企和部队的平均薪资较高,教培机构的平均薪资较低。从主要就业行业看,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平均薪资较高,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平均薪资较低。

(七) 就业单位规模与专业相关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4.62%的就业单位企业规模在50-300人之间。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其从事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相关,分别占比49.93%35.07%

(八) 就业满意度

从当前的薪酬、工作的强度、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氛围、社会保障和福利、职业发展前景、职业期待符合度、岗位与兴趣匹配度等八个方面考察2023届毕业生的质量,分值越高表示越满意、越符合或越匹配,就业质量越高。总体来看,就业质量八个方面的平均分值在3.3分至3.9分之间(五分制),就业质量较好。其中分值最高的是工作氛围。分值最低的是当前的薪酬。

(九) 满意度评价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23届毕业生对母校整体满意度(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为97.41%,毕业生对母校整体满意程度较高; 95.66%的毕业生对课程体系整体满意度(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97.47%的毕业生对自己的任课教师给予了比较满意及以上的评价;绝大多数毕业生对教学环境总体比较满意(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为92.65%;对教学工作持比较满意及以上评价的毕业生比例为97.17%;对实习实践持比较满意及以上评价的毕业生比例为94.16%。总体上,毕业生对各项的满意程度较高。

(十) 参加教招考试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1149名师范类毕业生中,有578人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其中,475人参加福建省内的教招考试,243人通过笔试和面试。

(十一)   就业与创新创业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 2023届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总满意度(含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为95.54%。对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政策三个方面均给予了较高的满意度评价。

(十二)   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2023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类型以中小学和私企为主,行业分布整体呈多元化态势,以教育行业的比例最高。用人单位企业规模以50-300人居多。

(十三)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高,41.96%的用人单位表示非常满意。四成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2023届毕业生整体水平高于其所聘用的其他院校毕业生的平均水平。17.14%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适应岗位时间短于平均水平,65.18%的用人单位则认为处于平均水平。

(十四)   能力、素质与知识评价

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各项能力的需求程度差异不大,以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程度最高,在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满意度方面也差异不大,以沟通交流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最为满意,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则有待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需求程度最高,主动性和进取心次之。在对毕业生各项素质的满意度方面,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政治素养的满意度最高,创新意识则略有不足。用人单位对专业基础知识的需求程度最高,对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也是最为满意。

(十五)   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工作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五个维度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中,招聘信息的收集发布的满意率(含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为98.39%;校园线上/线下招聘会的组织的满意率为98.57%;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满意率为98.57%;学校对毕业生推荐工作的满意率为98.39%;就业工作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满意率为98.57%

二、   建议

(一) 院校联动,以学生就业出口为导向,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建议各专业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适当增加实践实训和校外实习的学时学分,做到校内学习、校外实习和毕业就业无缝衔接。1)各学院应合理安排实习实训时间,减少或避免在大四上学期安排实习实训,尽量避免实习实训与毕业生考研、考公务或教招考试等在时间上发生冲突。2)建议各学院各专业为辅导学生考取本专业研究生,适当在培养方案的第七学期中增加相关专业课的辅导选修课程。3)建议由教务处牵头,联合数学与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等,开设面向全校各类考研的数学辅导选修课程、英语辅导选修课程、政治辅导选修课程和面向公务员考试的诸如《申论写作》等通识课程,提高学生考研考公成功率。

(二) 校内协同、家校协同,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帮扶。

毕业生就业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校院两级要协同合作,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平台,充分做好就业保障工作,指导帮扶毕业生就业。学院各级领导、辅导员、专任教师要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鼓励学院积极做好毕业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充分介绍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纠正家长对特定行业或岗位有特别偏好的的错误思想,家校协同,共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有效减少毕业生慢就业现象。

(三)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校和学院层面要加大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力度,聘请专业人士和猎头经理对大一、大二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做好生涯咨询一对一,生涯规划一帮一的工作。对大三、大四学生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积极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社会就业现状,认清就业形势,对毕业后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业、从事工作的强度、环境以及薪资水平等形成合理预期。在就业信息搜寻、求职技能、职业选择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对考研考公学生,引导其做好两手准备。

(四) 加强招聘企业宣传宣讲,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到我校招聘。

招就处和各学院进一步加大在闽南师范大学就业公众号、学院网站/公众号等平台上推送宣传企业招聘信息的力度,招就处联合各学院定期举办综合性招聘会和各类专场招聘。招就处联合各学院、校友办等部门,积极联系国内、省内的一流、优质企业到我校参加招聘会,或举办专场招聘宣讲会。

(五) 加快转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抢占省内高中市场。

随着我国出生人口急剧下降,未来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生源必将大幅减少,由此造成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需求锐减。我校各师范类专业应加快转变现有的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人才培养定位,逐步转变为以培养高中教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抢占省内高中市场。有条件的专业可适时推出4年本科加两年学科教育的“4+2”培养模式。

(六) 构建实习+就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实习、就业无缝衔接。

由学校联合漳州市各产业园区,结合各产业园区特点,选择合适的学院进行对接,由对接学院收集产业园区企业的实习需求,各学院可在大二、大三暑假组织有就业意愿的学生到各产业园区实习,提高学生工作技能,加快学生对企业、行业和职业形成合理预期,实现实习和就业的无缝衔接。

 

 

 

 



[1]本问卷调查对同一IP地址、同一手机/电脑的用户填写的问卷数进行了严格设置,并且不允许断点续答,从而保证每份问卷均回答完整有效。但有部分学生利用不同手机、电脑进行重复作答,经审核后予以剔除。

[2]本问卷调查对同一IP地址、同一手机/电脑的用户填写的问卷数进行了严格设置,并且不允许断点续答,从而保证每份问卷均回答完整。由于存在多个毕业生在同一单位就业的可能,因此本报告未将同一单位填答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

[3]研究生不按照师范/非师范的培养方式进行分类,因此本报告中所有涉及培养方式的分类统计均只针对本科毕业生。

[4]该部分内容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为主体,结合闽南师范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问卷调查的数据作为补充。

[5]本部分的内容只针对就业去向选择“国内单位就业”和“自由职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

[6]薪资水平指的是毕业后工作期间获得的收入除以实际工作月份数,其中,收入包括工资、年终奖金、提成、住房公积金等各类补贴等。

[7]培养方式的分类统计只针对本科毕业生。

[8]本报告中所有平均薪资的计算均采用组中值法。

[9]以就业人数降序排序

[10]教学工作含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