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第一届教代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1-06-10 15:34:17   

 

凝心聚力 接续前行

奋力谱写高质量办学发展新篇章

——在闽南师范大学第一届教代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21年5月20日)

闽南师范大学校长 李顺兴

各位代表、同志们:

        根据大会安排,现在由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上一次教代会以来学校的主要工作,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近两年工作回顾

自2019年6月以来,学校步入提质增效、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积极应对校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守牢疫情防控底线,在探索突破发展藩篱的路径,破除各方面机制弊端方面提出了更多创新思路、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内部改革走向深入。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坚持政治引领,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一)理论武装不断强化。修订出台《闽南师范大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健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二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团)校培训”上下联动学习机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着力学深悟透,推进走深走实近两年来,学校党委常委会开展专题理论学习46项,党委中心组学习49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各种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文件、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理论指导实际工作能力,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重要决策部署

(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支持和深化纪委“三转”改革以巡视整改为抓手,推动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出台《关于建立健全“1+X”专项督查机制的意见》《中共闽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闽南师范大学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施方案》,实施《闽南师范大学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若干措施》,下发《关于进一步精简和规范发文管理的通知》。周表会议数量、学校党政发文逐年减少正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修订《闽南师范大学信访举报及纪律审查工作的暂行办法》,修订出台教职工师德考核及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开展疫情防控、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等各类专项监督。出台《闽南师范大学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规定》《闽南师范大学中层领导干部兼职管理办法(试行)》《闽南师范大学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中共闽南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激励全校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精神。

(三)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在全校181个基层党组织中同步启动“1+1+N”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体系协同建设。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获批第二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实现零的突破。修订二级学院党委会会议、二级党组织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推进决策科学化。把在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重点任务,纳入党建考核指标。配齐15个二级学院纪委书记、思政专职副书记以及组织员,完成所有二级党委的换届工作;实行所有党员院长兼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教师党支部书记激励措施的若干意见》,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双带头人”配备比例达到100%。

(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制定实施《闽南师范大学关于落实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方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方案》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评价制度,修订《闽南师范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被列为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育建设高校。支持抗疫文艺作品创作,《等待花开》歌曲获教育部奖项;全省“一‘马’当先”知识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舞台剧(话剧)《李林》被省教育厅推荐参评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话剧《谷文昌》在第三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中斩获综合类最高奖项优秀剧目奖。成立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闽南师范大学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加强校园新媒体建设和管理的意见》;以校“易班”为主阵地,建设学工融媒体中心,推动形成“一心三站”网络思政工作格局出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机制》,防范敌对势力对学生社团进行渗透,开展宗教信仰情况排查,做好重点对象教育引导

二、坚持统筹协调,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贯彻上级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署,及时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防控工作部署会,制定印发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防控预案、工作方案、开学返校方案,制定完善“两案八制”,建立防控专班制度,指导推进二级学院相应制定完善防控工作预案。进一步落实落细师生健康管理措施。不断健全完善“网格化”“单元化”“人盯人”跟踪管理台账,建立并坚持了由学生管理部门、教职工管理部门、合同制人员管理部门分类统计,健全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组织动员全校近400名教职工和4275名学生主动报名参与所在社区、村委会以及复学后的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发动师生党员为疫区捐款。各级党组织防控工作入选《党旗飘扬战“疫”情——全国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事迹纪实》。

(二)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校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推动主题教育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坚持围绕主题集中学、丰富载体创新学、比赛竞赛强化学、挖掘特色资源学、典型激励对标学、联系实际深入学,校领导讲专题党课8次,全校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200多次。校领导班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8篇高质量调研报告,提出对策建议40余条。共梳理学校层面专项整治重点问题24个,师生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11个,学校难题积案5个,制定整治措施63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要求,召开高质量民主生活会,制定整改落实措施和方案,推动专项整治问题清单上的13个方面的问题基本完成整改。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教育部网站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学校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近70篇次。持续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文件要求制定学校实施方案。

(三)配合省委巡视和做好整改工作。学校全力配合并诚恳接受省委巡视工作。学校严格按照巡视反馈意见,结合实际将巡视反馈问题分解细化为13项47个整改任务,制定了101条整改措施,逐条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以及整改时限,明确阶段性目标,形成整改落实方案。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程督办,建立“一周一盘点、一旬一督查、一月一报告”整改推进机制,确保巡视整改工作广泛参与、全面覆盖、落实落地。通过整改,完善规章制度27个,重点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健全了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巩固了意识形态阵地,提升了选人用人工作水平,筑牢了基层党建根基,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巡视成果得到充分运用。

(四)全力冲刺申博申硕工作。围绕申博四个核心指标,汇聚学校办学资源,发动全校师生参与,成立新增学位点申报与新一轮学科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推动首次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闽南师范大学办学发展,得到中央台办、台盟中央、全国台联支持以“闽南师范大学作为福建省服务特殊需求的高校”向国务院学位办推荐审核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成为福建省唯一一所拟推荐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高校,同时推荐我校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个

三、坚持守正创新,内涵建设蹄疾步稳

(一)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完善体制机制,修订了学校听课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教师本科课程教学工作规程、学生课堂教学秩序、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文件;出台第二专业主干课程管理与实施办法2019级共有30个专业开设219门次第二专业主干课程,2020级共有44个专业开设第二专业主干课程供学生修读。在优势和特色专业中组建卓越人才实验班,出台卓越人才实验班实施办法;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征集、“文明教研室”评选表彰、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遴选等活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获省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2项)。获批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7门,省级混合式培育课程4门,省级慕课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改21项(其中重大教改4项);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获得国家级立项72项,获得省级立项118项。

(二)学科专业设置不断优化。制定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建设方案。出台《闽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绩效奖励办法》,对在全国学科评估、新增学位点、新增一流学科及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进行学科建设绩效奖励。获批省级新文科试点院校,正式启动新文科建设工作,制定新文科建设方案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获批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级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教育学评选为省高原学科;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6个,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0个,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学科专业。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英语等三个专业的师范类专业中学教育第二级认证工作;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等6个专业接受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现场考查。

(三)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制定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遴选教学科研条件,遴选第二批、第三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和学科专业建设要求,明确引进人才要求,制定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共引进博士及副高级以上人员共计78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8人,聘用年薪制校内外专家6人,以课时制聘用外校授课321人次,其中客座教授25人次,返聘24人。共新聘用台湾师资45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5名;入选“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25人。入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B类人才1名,入选C类人才2名。公开招聘辅导员33人;公开招聘校聘编外硕士教师25人;完成预聘制教师共15人的考核,转为校聘编外教师。招录引进生6名。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举办两期专任教师培训班,共培训235人次;教师参加省级培训班231人次,赴国内外访学、培训、进修等约60人次

(四)科研创新能级稳步提高。制定或修订学校学术专著出版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级别认定、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纵向科研项目间接经费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全校获准立项的纵向项目共508个,经费3202.6万。其中,国家级项目48项;实现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零的突破。理科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突破1000万,达到历史新高;融合学校特色名片及优势学科开展产学研合作,共签订横向技术合同近335项,合同经费4750多万元;成立“闽南师范大学应用技术研究院”,新增5个重要的省级科研平台和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新增现代产业研究中心和跨境电商研究中心2个校级平台。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个;获授权专利近150个,著作出版59本。

(五)开放办学合作有序推进。校地企合作方面,成功签订新一轮省市共建闽南师范大学协议,争取了厦门大学对口帮扶和福州大学对口支援,签订了院校两级校地企战略合作协议191个;加大对附属学校的建设支持力度,在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启动UGS(高校/政府/中学)协同创新办学模式,加快附属中小学幼儿园高质量发展建设进程。继续教育方面,建立“目标导向、多样化、持续性、特色化”非学历教育体系,全年共开展省内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委托培训班100余项。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和效益有新突破,函授招生数8004人,自考新增3692人;办学国际化方面,成功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等8所国外大学、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推进学分互认基础上的国际合作办学工作。与日本岛根大学和奈良佐保短期大学合作成立“4+2”赴日留学班,2020年,日本文部省正式将我校增选为岛根大学在华直接推荐招收硕士研究生高校。在印度尼西亚国民大学成功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基地。招收东盟5个国家47名教师研究生层次教育领域的留学生,为构建中国-东盟民心相通工程作了先导性基础工作。

(六)学校特色办学喜结新果

一是实习支教与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相融合。结合“乡村教师培养专项计划”,将师范生实习支教与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紧密结合,在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云霄县火田镇新里村创办的首个“守望学堂”;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斩获一等奖,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在奖项级别和总人数上都有新突破。其中在2020年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1人获得1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在近两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共8人获一等奖,24人获二等奖,33人获三等奖。积极服务探索两岸融合发展,在闽台研究领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1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基地重大项目1项,编辑出版《台湾族谱汇编续编》(20册);主办承办了两岸语言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第四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论坛等一系列大型学术会议;《闽台文化研究》119篇次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目录索引;与全国台联共建圆山学院、全国台联干部暨优秀中青年台胞教育培训基地,组建闽南文化学部。举办“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研讨会等活动和涉台干部培训班,先后5次被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节目报道。

四、坚持内外协同,办学条件持续优化

(一)多措并举服务学生成长。扎实推进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改革,顺利召开闽南师范大学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共组建了121支实践团队,共计学生33021人次参加活动;开展“千校万岗”“千校万岗就业有位来”闽南师范大学春季空中双选会;积极开展法律宣传与法制教育,做好对侵权事件的协商解决,共接受各类投诉115起,成功处理110期,成功率达95.65%;完善学生综合考评体系,做好学生选树先进典型工作;扎实推进资助育人,共发放奖、助、减、补、贷等项目合计12300多万元,涉及56626人次。强化学生心理服务,接待心理咨询个案约1650人次,开展11次心理健康大排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干部培训355场。

(二)多谋善断推进民生福祉。在上级规定许可内,合理调整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费基数、文明奖发放基数,合理提高文明奖发放月数,完成农校人员工资基金并入工作,申报绩效工资总量。在节日、生日、结婚、生育、退休、生病及丧葬等工会会员集体福利方面,慰问额度均已达到省总工会规定的最高标准;2020年推动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支持闽南师范大学办学发展工作,争取了“一揽子”利好政策,其中就包括提高高级职称职数比例和绩效工资人均水平,以及教育厅专项资助经费1000万元;出台《闽南师范大学教职工申诉处理办法(试行)》,进一步保障学校和教职工合法权益,拓宽教职工诉求渠道。办好附属学校,协调解决350多名教职工子女入读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召开两次我校校友理事会,服务好校友发展,走访校友200多人次,签订校友合作协议30多项。

(三)多方努力强化综合保障。加快校园基础建设,推进校园绿化景观提升,完成东区草坪翻新整治项目、瑞京学生公寓景观提升等工程。顺利完成圆山校区地块相邻草前村、天口村、漳州军分区、漳州圆山新城建设有限公司土地红线确权相关工作;推进圆山校区临时围墙工程,投入2000多万元对校区硬件进行改造提升。根据学校发展需求,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调整北江滨校区总规事项。不断优化校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完成励志楼梯教、球类馆屋面地面的步伐6个场所的维护工程;加快揽城绿道建设;完成圆山校区200米运动场修缮等10个工程的预算送审;完成网球场地面翻新及灯光改造工程等29个工程的施工、监理、相关检测等的招标及合同的签订等工作。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圆山校区主电缆和空调线路安装改造工程、瑞京学生公寓、校内学生宿舍和圆山校区学生宿舍水电双控安装项目等7个公共建筑节能重大项目;完善和推广新办公系统的运用,推进行政办公信息化、高效化、无纸化;编制《闽南师范大学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

(四)多管齐下确保安全稳定。加大安全教育和隐患排查力度。集中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演练等活动40余场。对全校3872间学生宿舍开展拉网式消防隐患大排查17次,对全校重点要害部位消防安全专项检查11次。对新生进行入学安全教育。严抓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签订维稳综治责任书,处理违停汽车1200余辆次,电动车2000余辆次;对圆山校区安全检查9次。新建门禁智能系统,采用人脸识别方式,有效管控校外人员入校;累计投入校园治安巡逻2.3万人次,累计校园治安巡逻25万公里;加强夜间巡逻,开展“双凌行动”;接治安案件警逐年下降;加强设备管理,实现校园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和烟感报警全覆盖。出台《闽南师范大学扫黑除恶专项方案》《闽南师范大学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再动员再部署的通知》《闽南师范大学“扫黑除恶”整改方案》,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形成有机构、有方案、有保障和有监督考核的良好机制。

自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发展目标和“三大任务”后,全校上下坚定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特别是在立柱架梁、夯实基础的近两年,各单位敢于拼搏、锐意进取,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和整体性重构,推动了学校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得以基本确立,为学校新发展阶段深化改革、展现更大作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  面临的形势及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不少困难和短板等待我们去攻破,比如,申博指标上的差距,基础建设还要再完善、办学条件可以再优化、考核制度指标不够科学、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有待确立、高层次人才偏少,经费来源渠道不多,许多教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等等,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稳的步伐,推动学校形成更为系统完备、更为科学规范、更为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发展模式。

一、从发展定位到国家需求,描绘高站位发展蓝图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第四部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中指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及相关产业发展布局,并在教育方面明确提出培养学科专业人才要求。这些规划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和更深邃的战略眼光,也提出了推动科教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国之大者”的宏伟布局,把握好国家主导的潮流趋势,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立足学校传统优势和各项办学基础,服务好“祖国统一”“中国—东盟”“一带一路”三个战略需求,深刻理解学校建设“多学科融合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内涵,从“多学科融合”“特色鲜明”“高水平”三个维度,准确把握我们学校愿景目标的前瞻性、时代性和长期性,结合学校“十四五”以及2035年规划,突出“多学科融合”的方向性和“特色鲜明”的时代性,将“高水平”的深刻内涵和国家社会需求相统一,清晰定位,对准方向,超前布局,画好时间表和线路图,确保学校发展蓝图具备前瞻引领作用又切实可实现可完成。

二、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健全高水平治理体系

近几年来我们致力于制度创新打开发展新局面,这是一场事关学校办学体制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也是推进学校内涵式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在推进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上,不断健全制度框架,对基础性制度进行夯基垒台,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以总结实践经验推动体制机制成熟发展,在推动“十三五”发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集中力量冲刺申博工作等工作中,无论从改革广度和深度看,还是从实际办学成效看,制度建设逐渐积厚成势,改革的关键一招作用充分彰显。接下来,我们要深刻把握外部发展环境和现实需求,深化内部管理联动机制,坚持学术立校、学科兴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复合型人才,坚持服务需求、体现价值,把领导体制、学术功能、运行机制、共享治理、纪律监督等要素融合起来,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融入其中,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三、从试点先行到全面推进,创新高效率运行模式

“十三五”期间,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我们坚持试点先行,从发展的愿景目标、主攻方向、中心任务、方法路径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战略性、指导性的重要判断和重要举措,以改革的决心、发展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务实的成效,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学校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推进改革等实际问题和实践问题,立足现实可能、面向未来发展做出了明确果决的路径选择。我们在“十四五”发展上,要继续与时俱进、全方位发力,继续深化和丰富道路内涵,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继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将学科交叉融合有机融入教学改革中,在学科、平台、课程等方面打破壁垒,促进教学和科研等资源充分开放并发挥集聚效应;推动科研平台建设,开展有格局、有价值、有组织、有贡献、有策略的科研活动,力争在某些领域实现由“0”到“1”的突破,抢占学术制高点,在国内范围起引领带动作用;依据学科发展规划,推动师资结构优化调整、产学研方向有效聚焦、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坚持观念开放、合作开放和治理开放,提高国际交流合作层次和方式,深化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参与学校办学。

四、从局部探索到破冰前行,推动高质量建设进程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下,高校的建设模式极具多样性和多变性,参考经验、复制模式的价值逐年降低,创新性、特色化发展成为主流,深刻考验着高校各级管理者的治理能力和应变手段。我们在前期局部探索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清醒认识学校工作与党和国家需求、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期待、与国内一流高校相比的差距,在内涵建设上,我们没有高峰学科、优势学科布局过窄、基础学科支撑力薄弱、学科交叉融合程度不足;人才培养能力有待提高,科研反哺教学效果不明显,高质量教学的激励政策有待完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长期缺乏,优秀青年后备人才梯度不够完整;科研产出方向不够集中,各学院科研能力不平衡。在内部管理上,考核机制有待完善;资源保障能力特别是自我造血功能需要增强,学院发展活力需要进一步释放,学校治理水平和效能、服务作风有待提高。我们在全力补足这些发展短板上,要正视问题、敢于认领、拿出对策、破冰前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要讲原则。要坚持党对学校发展的全面领导,突出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将巡视整改、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等结合起来,善于找问题、分析问题。二要讲团结。我们讲的教授治学,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特质,是大学区别于政府、企业运转模式的显著特征。但并不表示每个教授都能治学,还需具备较高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崇高的人格和公正之心以及科学决策能力。往往在现实中更普遍的,是整个领导班子在推动整个学校或整个学院发展,因此,团结奋进和发展共识显得极为重要。三是讲纪律。每个单位负责人要心中有尺、行事有度,党委赋予三分的权力就要有五分的责任和十分的自律。古人言“头上三尺有神明”,“神明”是什么,是纪律监督、是群众的眼睛,是师生心中的是非曲直,是必须遵循的职业操守、道德良知和法规制度。每位教师要坚持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深刻认识师德师风对学风校风的直接影响关系,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四是讲回报,我们要爱校荣校,毕竟学校是我们生活的基础、发展的平台,是实现价值的路径;我们要爱国爱家,毕竟在伟大祖国保护下,我们才能自由呼吸空气,享受生命和阳光;我们要爱党护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的祖辈父辈,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各位代表,学校发展道路上仍面临着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我们要继续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推动学校办学发展中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相结合,同推动制度集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激发奋进力量相结合,凝心聚力、接续前行,立足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学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闽南师范大学高质量办学发展新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