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关于印发《闽南师范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10-19 10:56:03   

闽南师大〔2023〕14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通识教育选修课(以下简称“通选课”)是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育学生健全品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二条进一步加强我校通选课的管理,构建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通选课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课程设置

第三条  通选课设置原则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涵养和艺术素养,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

(二)有利于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培养和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国际视野,强化学科交叉、专业融合以及课程的综合性,实现课程模块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有利于学生在最基本的学科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不同思路、视角与方法。强调课程内容的价值导向性和思想引领性,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始终。

第四条  通选课模块设置

(一)通选课设置4大模块9类课程,艺术类专业、心理学类专业学生至少修满6学分,其他专业学生至少修满8学分。

1.公共艺术(理论)模块:对应“美学和艺术史论”“艺术鉴赏和评论”两个类别,要求学生至少修满1学分。

2.公共艺术(实践)模块:对应“艺术体验和实践”类别,要求学生至少修满1学分。艺术类专业学生可免修“公共艺术”类课程(含理论和实践)。

3.通选(心理)模块:对应“心理健康”类别,面向所有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学生至少修满2学分。心理学专业学生可免修“心理健康”类课程。

4.通选模块:包括“人文社会、科技世界、闽南文化、创新创业、四史教育”五个类别,面向所有年级开设通选课,要求学生至少修满4学分。

以上4大模块9类课程组成了涵盖“四史”教育(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宪法法律教育、公共艺术教育、闽南特色文化、科学技术世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人文社会和科学素养类选修课内容的通选课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和全面素养、塑造其健全人格和崇高品格。

(二)学校在线下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遴选引进尔雅通识视频课、通识教育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线上一流课程,丰富通选课资源。

第五条  通选课学分设置及要求

(一)原则上所有通选课每门课程为1学分,对应16个学时。

(二)四年制本科学生至少修读8学分,原则上修读线上课程不得超过5学分(含尔雅通识视频课和本校教师开设的在线开放课程)。

(三)公共艺术(理论)、公共艺术(实践)、通选(心理)、通选等各个模块的通选课学分不能相互替换、认定或冲抵。

第三章  课程申报

第六条  通选课开课教师原则上应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需工作满一年以上)及以上学历;鼓励倡导通识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丰富、学术视野宽广的高级职称教师开设通选课。

   第七条  鼓励组织跨学科团队或引入校外优质师资组建团队开课。课程申报团队必须统一认识,保证教学思路清晰、内容系统连贯。其中团队负责人授课时数应不少于总学时的八分之三。

第八条  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新课申报,由主讲教师或团队负责人提交开课申请和课程教学大纲,经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指导委员会审核认定后方可开课。

第九条  各教学单位应严格审核通选课课程教学大纲,由分管教学领导审定后提交教务处。

第十条  各教学单位教务管理人员应对录入教务管理系统的通选课数据负责,严格审查把关,确保学生毕业审核顺利进行。

第四章  开课与修读

第十一条  通选课开课安排

(一)通选课一般安排在第5-12周开课(如遇特殊情况,则相应顺延),上课时间为第9-10节(晚上),每周2学时。因故调课时,最晚应在第15周结束课程。在毕业季学期,任课教师应在结课后一周内录入通选课成绩,最迟应于第14周完成成绩录入工作。

(二)线下课程选课学生人数达30人(含)以上方可开课。原则上每位教师每学期不超过2门课程,每门课程不超过2个教学班,每班学生数不超过100人。

(三)学校自建线上一流课程(由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开放课程)选课学生人数达30人(含)以上方可开课,每门课程每学期最高选课量为500人。

(四)学生选课人数达到开课条件时,授课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规范,不得无故调课、停课或削减教学时数。

第十二条 学生修读规定

(一)为确保学生正常毕业,学生须在第1-6学期内修完通选课要求的各个模块的最低毕业学分。

(二)学生不得选修与本专业课程相同或相近的通选课,不得重复选修已获得学分的同名称或内容相近的课程,否则学分不予认定。

(三)为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学生每学期选修通选课原则上不超过 3门。

(四)通选课不组织补考,学生学业成绩不及格未获得学分,可在后续学期另选其他通选课修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绩不及格未获得学分,需重选该门课程。

第五章  教学工作量

第十三条  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

(一)线下课程:每个教学班工作量=16*[1+(上课人数-100)*0.01]

(二)线上课程(由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每个教学班工作量=16*0.5*[1+(上课人数-100)*0.01]

上课人数不足100人的,按100人计算教学工作量。

第十四条  教学工作量的核算

(一)课程负责人归属于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量由教学单位核算。具体程序为:教学秘书将学院所有通选课工作量报送教务处,教务处汇总后提交人事处;人事处按总量划拨到相关教学单位,由教学单位发放超课时津贴。

(二)课程负责人归属机关、教辅单位的,其教学工作量由教务处核算后报送人事处,由人事处直接发放超课时津贴。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23级开始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送:

闽南师范大学办公室                 2023年9月22日印发